画册设计字体是文字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造型元素,不同的字体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性格特征。每一种字体不论是单独的字体或组合成列、或成栏的字块都可以呈现出视觉特色,让我们感受到粗犷、纤细或圆滑等,如宋体的端庄、楷体的柔和、黑体的强劲、仿宋的秀丽、圆体的文雅等。而选用字体的原则就是字体风格与版式的整体风格及与主题内容必须一致。
两年来,北京盛和创亿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知名企业,特别在画册设计方面,公司旗下品牌北京和视觉画册设计机构已经成为业内当之无愧的领军者。这次,我们有幸再次邀请到胡永和老师,就盛和创亿的发展进行多角度的采访,以期能够窥探盛和创亿走过的历程和中国画册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胡永和,知名创意人,北京盛和创亿品牌设计机构创始人、创意总监,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起长期在中央美院担任设计教学,入选文化部创意人才库人才,曾任日本
爱知世博会中国馆整体形象主创设计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整体形象设计者,主持设计过26家上市公司的品牌形象以及100余家大型企业的画册设计。
北京盛和创亿是一家专业的品牌设计顾问机构,主要提供品牌策略顾问、品牌形象设计、品牌推厂获执行等。目前下设:创亿品牌设计、和视觉画册设计、创亿空间设计、创亿礼品设计、创亿传媒五大子品牌。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核心区现有创意团队80余人,注册资金501万元,是中国著名设计机构之一。
盛和创亿最先提出平面设计专业细分的理念,将平面设计细分为多个版块每个设计团队只专注于其一个版块的设计,强调专注专业:它还主张品牌设计应注重落地执行,追求实效。截止2014年底里,盛和创亿已拥有1500多个精品案例.客户遍布19省市,现为CCTV魅力中国、海尔、万科等集团的常年合作伙伴。盛和创亿还先后成为中央美院、华中师大等名校的实习基地为公司储备了大量的人力与信息资源,也保证了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多年来公司以其精品案例多次角逐国内外设计大奖.获奖总数达百余项,并得到了欧洲设计协会王席凯琳,比特·菲利普斯国际传播协会CEO马可.福吉欧尼、中央美院前院长潘公凯等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
近日,本刊采访了该设计机构创始人、创意总监胡永和先生。
《包装&设计》:胡老师您好,这几年,北京盛和创亿由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快速成长为一家全国知名的设计企业,作为公司创始人,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成长经历吗?
胡永和:好的。10年前我从美院毕业后去了一家公司一在那里呆了两年.只做了唯一的一个项目,就是2005年日本世博会中国馆的形象及相关设计,做完这个项目我就离开了这家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叫“和视觉”专门做画册设计,就是现在北京盛和创亿的前身,作为公司的一个品牌保留至今。
《包装吕设计》:我们知道,在目前设计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经营好一家设计企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您有没有特别的理念或经验和大家分享?
胡永和:的确是这样的。在中国目前的设计生态下,设计公司的生存空间很有限,每一个公司背后都有很多的故事和艰辛,我们公司发展的前几年也是非常不容易,是在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清楚地记得公司最开始的注册资金只有3万元,而这3万元还是我利用一个印刷项目的预付款垫付的。
尽管当时公司很小,活也不多.但我并不甘干做一个平庸的公司,我希望有机会服务一些更大的客户,这很难,所以,我就在想,如何才能让公司快速成长、成为一家有竞争力的公司?最后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专业细分”、将业务范围缩小,专注于画册设计,这样一来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品水平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且效率也是原来的很多倍,客户的反响越来越好,慢慢地,我们发现自己的客户越来越多,客户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尽管我们公司当时依然很小,但我们发现和我们竞争的经常是中国最顶级的设计公司那几年,我们就像一颗“钉子”一样,将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敲开了中国数百家一流品牌的大门,世界500强就有15家,上市公司67家,行业龙头企业更多。如今我们己经由专业的
画册设计机构转型为一家综合的品牌设计顾问公司,分五个业务板块独立运营,涵盖了品牌视觉接触点的各个方面,包括品牌策略、设计、执行等现在每个品牌的发展都很不错。
《包装&设计》:服务了这么多的世界一流品牌,我也注意到您前一段时间出版了一本关于画册设计的书,里面展示了公司多年来的很多书册作品,以及您的一些观点文章,我想知道和视觉作为一个专业画册设计机构,究竟专在什么地方?
胡永和:没错,那本书叫《上上之册》,是一本关于画册设计的书。画册设计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个排版的活,就是设计一个封面和一个内页版式,然后把内容排进去就可以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现在是一个信息泛滥的年代,很多宣传品读者根本不翻阅就直接扔进垃圾桶,所以.优秀的画册设计一定要让读者有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和尊重读者阅读感受的设计,它既包括色彩版式、字体、图片等视觉因素,还包括纸张、开本、工艺等触觉效果,也就是人的“五感”的设计。当然-一本画册设计最重要的不是设计,而是里面的内容,因为画册设计存在的意义就是传播画册设计的内容信息,如果内容本身有缺陷,画册设计再精美也毫无意义,一个专业的设计公司,一定要有卓越的内容策划能力。所以,我们做一本画册设计和做整体的品牌设计一样,会从品牌战略的高度去和客户分析我们的策略,我们关于画册设计的定位,找画册设计的主题和主线,分析画册设计的读者群体,而且会考虑读者是在什么环境下阅读以此确定应该用什么开本、纸张和装订方式。至于很多设计师关心的版式设计只是其中几十项重要工作中的一项。是我们把书的名字命名为“上上之册”的原因。
《包装&设计》:现在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移动互联网,在这个时代潮流下,您觉得对画册设计有什么影响,它的未来发展走向是什么?
胡永和:互联网时代、对画册设计的需求一定会大大地减少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我想、这种改变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下游的印制行业,设计师来说应该不受影响,至少影响不大。因为企业宣传的需求没有变,只是宣传的载体变了,由原来的纸质印刷转变为电子产品,所以没计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当然,对于那些只会做印刷排版的设计师来说影响还是会很大的,所以,我常常告诫我的团队,设计师最重要的是加强综合素质和创意能力的培养,一名合格的设计师不仅仅只是点线面那些简单的专业技能,更不是会几个电脑软件,对于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来说,即便是画册设计完全被淘汰,还可以做电子画册设计、APP界面及其他品牌宣传的所有设计,因为只是一个载体的转化。
《包装&设计》:您前面提到“专业细分”是盛和创亿一直以来的理念,但现在非常流行跨界,事实上很多著名的设计师不仅做平面,还做品牌、空间设计,甚至雕塑等,您怎么看?
胡永和:“跨”和、“细分”都很时尚,都是趋势,并不对立。对于一个资深的设计师而言,设汁是相同的,品牌做得很棒,做空间常常也很好,最多找一个人解决技术问题、很多知名的设计大师都有大量跨界经典作品。严格地说,这不叫跨界,还是在设计的范畴里,都是在用一种设计的思维解决生活与美学的问题。“专业细分”应该是未来很多行业发展的趋势,因为只有将业务领域细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才会更强,专人做专事。我始终坚信:一个再聪明的人在同时做很多件事情,不一定比普通人专心做一件事完成得更出色!
《包装&设计》:这是个抱怨的时代。现在的设计师普遍在抱怨太苦太累,没有话语权,抱怨中国的客户审美太差,您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您觉得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胡永和:这就是中国目前的设计生态设计行业还不够成熟,但我觉得有设计行自身的因素。为什么样说呢?我认为,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很多的设计是无效的,很多设计在做没有价值的设计,因为他们并不是题,而是客户需要什么,设计师就给什么。其实,很多设计师本身就不太明白设计究竞为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也不清楚这些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说到底,很多设计师本身就还没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客户,尤其是客户的高层,他们经常出入高档而时尚的场所、穿戴名牌、逛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但中国95%的设计从业人员都没有这样的条件。设计圈有这样一句话, “30岁不能做设计”。实际上应该是30岁以后才能做设计,因为,只有当你30以后才能具备与客户对等的综合素养、阅历和见识。
《包装&设计》:你觉得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胡永和:年轻的、没有经验的设计师特别喜欢沉浸在自己的那一点点专业里,设计方案客户不满意,但自己常常觉得很好。因为设计师考虑的是专业本身的美学问题,津津乐道于色彩的俗与雅,造型的美与丑,而客户关心的是自己的公司怎么样才能让人感觉很有实力,怎么样才能快速赚到钱,前者没有标准,但后者客户比你更有发言权。而成熟的设计师在向客户展示设计方案时是有严谨的市场分析的,他们会引导客户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设计,只有怎样的设计才能帮客户赢得市场,所以我们给客户提案,从来不会把几个设计稿直接人给客户,任由客户自己去选。我们给海尔提案,从来只提一个,而且基本上一个就过了。因为我们在展示设计前会把我们的思路说清楚,告诉客户这是对的如果你说的有道理,客户不会和好的东西过不去,因此,设计不能只停留在好不好看这个层面。所以,我从来不和客户谈设计。实际上,普通设计师与高级设计师的最大区别是 “思想”,高级设计师具有很好的思考能力,具备项目分析与策略能力,能找到项目的问题,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而纯粹的设计专业能力在项目面前依然和电脑软件一样只是设计师的工具。因此,设计前期的分析非常重要,做任何一个设计项目都必须有设计策略的分析,否则,你只是在做一个没有思想的设计技术活,你和客户争论的是一个没有标准的美学话题,这就会陷入没完没了的修改,囚为你没有主导权,完全取决于客户的个人审美喜好。
《包装&设计》:据我所知,您还长期在中央美院担任一些设计课程的教学,您是怎么平衡做公司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胡永和:我认为,二者是很好的补充,特别是对于
画册设计行业来说。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纯粹的设于理论,他们迫切需要一些商业实战的知识,我会把我在设计一线的心得体会告诉他们,同时也会把一些有意思的案例带进课堂,让他们参与其中、这对他们来说都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对我自己也是一个积淀,我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对我自己的收获也是巨大的。
《包装&设计》:现在大学生创业很盛行,您作为一位创业者和教师,能不能给想创业的设计师提点建议?
胡永和:据我所知,设计师是最喜欢创业但成功率又有相对较低的一个职业,只要有一两个私单,马上就想成立以一个公司,结果没做多久就关门了。实际上,做设计的人,常常不擅营销,更不擅管理,缺少经营意识,这是设计师天生的职业弱点。设计需要创意,企业靠的是经营,会设计不等于会经营!我发现,设计师开设计公司常常不如一个做销售开得好,如果你是因为设计做得好,或者是有几个私活想开公司,这是有问题的,我认为,创业不一定是做企业,做企业不一定是做老板,因为做老板不一定赚钱,而且不要把赚钱作为创业的唯一目的。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创业,不要因为设计做得好而创业,创业不一定做设计,做设计不一定只赚设计费。不要轻易创业、如果要创业,一定要坚持。
《包装&设计》:你觉得未来的设计市场会有怎样的趋势变化?设计师以及设计公司要做好怎样的应对?
尽管大家都觉得中国目前的设计生态并不理想,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设计一定会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相应的,设计师也会迎来更好的职业前景,但我认为这并不属于目前所有的设计从业人员,换句话说,未来对设计师职业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和审视设计师这个职业,或者重新理解设计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未来的设计师应该为客户赚钱,而不是赚客户的钱,设计师可以为自己做设计,不一定只为客户做设计;未来的设计师应该是睿智的思想者.而不是会电脑软件的技师;未来的设计师可以做一辈子,而不是现在过了30就得转行。设计师习惯为客户建立品牌,常常忘了自己也是一个品牌。设计师应该有打造自我品牌的意识,对自己应该有清晰的定位,为自己确定清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