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特点对高校的室内VI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的室内设计能否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心理需求则对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高校应该注重室内环境的VI设计,并最大程度地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
一、大学生心理需求与校园内环境VI设计的关系
(一)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特点
随着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越来越丰富。根据马斯洛的心理分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知道大学生具有从生理到自我实现各个层次的心理需求。大学生由于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对未来良好的期望值,所以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层高级的心理需求方面也有着很强的愿望。
如今我国的大学生基本为寄宿制,学生要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所以归属与爱的心理欲求是很强烈的。另外大学生由于接触到大量的知识,他们正处在不独立期向独立期的过渡阶段,所以他们具有强烈的被认同、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最后大学生由于对毕业后的人生走向有很高的期望值,所以他们强烈要求在大学里能够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综台来看,大学生对精神方面的心理需求是非常强烈的。
虽然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多,由此带动的行为意义也大多是良好的。但是同时大学生由于自身处在过渡阶段,就容易因细微的因素而产生良性的或者是负面的精神引导。相比工作了的成年人,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的受挫感。而大学校园室内环境的设置就是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良性或负面心理引导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该引起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视。
(二)优秀的校园室内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良性引导
大学生虽然自主活动时间增多,但是在室内学习和活动的时间仍然占主体,大学校园的室内环境是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重要方面。而大学生可以从室内环境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引导,而这众多的信息如果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则可以给予学生健康的引导。
例如山东大学的教室中,按照不同的专业张贴本专业的杰出贡献人物,便可以激励学生的信心,从而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再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公共科教室则一律设计成绿色的房顶和墙壁,白色的窗子,设计的意图是为了降低学生自我空间缩小的感觉,从而满足学生追求舒适和被尊重的心理需求。甚至好的高校室内环境设置可以帮大学生摆脱负面的情绪。当然各个学校在室内VI设计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方面各有所长,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的校园室内环境设计可以满足大学生各个层面的心理需求。
(三)不当的校园室内环境对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负面效应
现实中,很多校园室内环境因为不够科学往往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甚至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负面的效应。例如有的高校室内设计缺乏统一性,过于花峭,缺乏审美感。有的高校室内环境设计过于时尚,过于追求个性,缺乏文化气息。有的高校不同的教室设计大同小异,很难让大学生产生归属感。
这些失败的校园室内环境设置使学生产生了审美厌烦甚至抵触心理。这样大学生就不能从室内环境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引导,甚至会产生消极、倦怠的不良情绪。
二、高校室内环境的设计特点
高校室内环境多具有开放性和功能性,这是设计者在设计之前必须要明晰的要素。否则无论多么具有美感的设计如果违背了开放性和功能性的原则也会是失败的设计。
〔一)开放性
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与家居设计和中小学的室内设计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校园室内环境的开放性。大学校园很多教室及功能性场所都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尤其是很多公共课教室就更是这样,即使是专用教室相比中小学也有很大的开放性。
开放性就要求校园室内环境设计要考虑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而不能只考虑一个班级的学生特点。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防止私密性及一切与开放性相违背的设计特点。
(二)功能性
高校除了专业教室以外,还有公共科教室、各种活动室、实验室、图书室等,这些教室的功能各不相同。所以功能性是高校教室非常明显的特点,高校教室的设计也往往要突出这种功能性。
所以针对高校教室功能性强的特点,要求设计一定要符合功能性。例如图书馆的环境设计和检索室的环境设计就要不同。图书馆要突出整齐与分区明确。检索室的环境设计要突出便捷性、清洁性。大学校园宿舍、课外活动中心等社内北京VI设计也要与其功能性相和谐,不能与别的功能教室大同小异。笔者曾去很多高校实地走访,发现很多学校不同的活动室设计上没有差异,这样的设计势必不能突出室内设计的功能性,从而会阻碍高校室内功能性的有效发挥,更重要的是不能满足大学生多层次的心理需求。